省醫(yī)慶“三八”女職工道德論壇發(fā)言摘登(十四)——心路的歷程 奉獻的人生
心路的歷程 奉獻的人生
呼吸與危重癥醫(yī)學科護士 賈昕
2003年,,當我從護理前輩的手中接過這頂護士帽置于頭頂,,前輩就教導我們“選擇了護理事業(yè)就意味著選擇了奉獻”。但“奉獻”二字對于當時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我并不以為然,,直到后來戴上白色的燕尾帽,,穿上潔白的護士服,一次又一次地穿梭于病房之間,,我才逐漸懂得什么是“奉獻”,,什么叫作“天使”。
從自身經歷中,,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護理工作有多苦有多累,,又有多么重要!打針,、發(fā)藥,、鋪床、輸液,,我們在辛勞中感受著呵護生命的快樂,;交班、接班,、白天,、黑夜,我們在周而復始中體會著自身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,!在病患呻吟聲中,,我們走過了炙熱的青春年華;在家屬的感謝聲中,,我們尋找著前進的不竭動力,!在潔白的氛圍中,,我們用真誠和責任堅守了無數個漫長的夜晚;在親人的期盼中,,我們把精力和愛心獻給了一個個身患疾苦的病人,。
2013年,在那個燈火輝煌萬家團圓的節(jié)日里,,H7N9再次拉響警報,,劃破了這個祥和的夜晚。燈火依舊輝煌,,鞭炮依舊響亮,,省醫(yī)的呼吸人依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斗。我們沒有怨言,、沒有借口推脫,,只因自己肩上的一份責任,一份真誠,。在護理高危隔離患者的每一天,、每一分、每一秒中,,護士們沒有恐懼,,沒有慌張,有的只是沉著冷靜地應對患者突變的病情,。雖然病人已陷入昏迷,,但是我們每一班的護士都懷揣著對患者的真誠和對工作的虔誠,去喚醒那顆年輕且充滿希望的心。雖然患者離我們遠去了,,但我們的腳步卻沒有停下來,,通過反復剖析病例,攢經驗,、找不足,,希望以此來豐富和提高自己的專科知識,,為今后的護理實踐提供保障和支持,。我們不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爭里刻下我們的名字,只盼因我們的存在患者與家屬不再承受痛苦和恐懼,,讓他們在這里找回那輪冉冉升起的旭日,。
由此又不由讓我回想起2003年的那場白色恐懼——SARS。十年過去了,,作為一名呼吸人,,我有幸地參加了2013年在大連舉行的呼吸年會暨SARS十周年回響,那一幅幅似曾相識的圖片又一次映入我的眼簾,那是對我內心的又一次沖擊,。十年前,,作為一名高考考生,我敬佩他們,、崇拜他們,;而十年后我作為醫(yī)務工作者中的一員與他們面對面交流,重溫當年的感受,,那一刻,,使我備受鼓舞、感動萬分,,我以我能擁有這樣一份職業(yè)感到驕傲與自豪,。
記憶中另一個難忘的片段發(fā)生在2010年12月24日平安夜,一位101歲的高壽老人病情突發(fā)嚴重,,這已是當晚對他的第三次搶救了,,而我并沒有放棄,在安慰病人的同時,,有效吸痰、反復胸外心臟按壓……10分鐘,、20分鐘過去了,,終于看到了一線希望,老人神志開始轉清,,在我們喚醒他的剎那間,,他耗盡全身的力氣吐出了“謝謝”二字。那一刻主任緊鎖的眉頭解開了,,家屬的哭泣聲停止了,,我的內心深處更被震憾和感動了。101歲的老人在垂危時刻,,用僅有的記憶刻下了我們這群白衣天使,,更用延續(xù)的生命和微弱的言語詮釋了對我們深深的感激,這是對我們年輕人莫大的鼓舞和激勵,。我們沒有理由不堅守自己的崗位,,沒有理由推脫這份工作,我們只有一個信念:與這群可愛的姐妹一道,,用責任和擔當繼續(xù)實踐好這份高尚的事業(yè),。這正是我對奉獻的詮釋!護士是一個平凡的職業(yè),,當初莊嚴地戴上燕尾帽時曾經許下的諾言,,已伴隨我走過了五年的職業(yè)歷程,也許它不能使我的生活五彩斑斕,,但就是因為它的平凡成就了無數生命的輝煌,。我很幸福,,因為我是省醫(yī)的一名護士!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