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回憶療法”共筑失智老人生命質量
2021年11月11日,在干醫(yī)支部書記趙安菊的策劃及帶領下,黨員及醫(yī)務人員組織病房中老黨員,、老紅軍,、老革命們共同觀看電影《金剛川》后進行分享體驗,通過回憶療法喚醒失智老人對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件回憶,,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,,提高其生命質量。
失智癥,,俗稱癡呆癥,。其中,阿爾茨海默癥是失智癥最常見的類型,,又稱老年失智癥,,約占所有失智癥的70%,。由于藥物無法根治,加之副作用大,,故老年失智癥的各種非藥物干預備受關注,,回憶療法就是其中之一,回憶療法是通過引導老人回顧以往的生活,,重新體驗過去生活的片段,,并給與新的詮釋,協助老人了解自我,,減輕失落感,,增加自尊及增進社會化的治療過程。相關研究表明使用回憶療法治療老年失智癥,,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,。
我科住院患者平均年齡在85歲左右的耄耋老人,其中最高年齡達104歲,,大多患有失智癥,,這部分患者每天都可能遭遇無數的挫折和困難,使得他們變得非常沮喪,,并逐漸削弱他們的精力和對社會活動的興趣,,回憶療法則能“扭轉這種不利的傾向”,協助他們在過去的回憶中找尋自己,,傳遞積極情感,,增強他們的認同感。
觀影活動結束后,,通過回顧以往生活,,失智癥老人開始緩緩講述和分享他們的故事,。已進入鮐背之年的毛嗣遠爺爺激動的說:“電影里的很多場景讓我回憶起我在抗美援朝戰(zhàn)役中,,在三八線附近地區(qū)進行的反擊戰(zhàn)役,也就是第五次戰(zhàn)役,,當年我和我的戰(zhàn)友們把青春和鮮血灑在了朝鮮戰(zhàn)場上才換來了如今的幸福生活,,你們應當珍惜,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定會激勵一代又一代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民”,。
通過此次黨日活動,,更好的將業(yè)務與黨建充分融合,促進了病房里老年失智癥患者們的身心健康,,讓他們重拾信心,,增加社會認同感。在回憶的同時也使他們的記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,,延緩了記憶力的進一步衰退,。作為黨員及醫(yī)務人員,,干醫(yī)支部始終踐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導,進一步落實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的實踐活動走深走實,,將“關愛老人,、享受美好生活”為己任,不斷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,,提高生活質量,,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,為健康中國戰(zhàn)略盡一份綿薄之力,。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