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院新聞

您的位置: 首頁 公眾版醫(yī)院新聞媒體聚焦聚焦媒體詳細

天眼【都市聚焦】每位家長都應該知道!省醫(yī)藥劑科專家提醒如何避免陷入兒童用藥誤區(qū)
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2-25 08:39 本文來源: 宣傳部

劉丹2022-02-24 19:01     

微信圖片_20210303094301.jpg

 

自進入2月份,,貴陽不僅遭遇了近8年來的同期“最冷”天氣,,還因為氣溫持續(xù)低迷、陽光寡照,,導致部分兒童被感冒“KO”,。

家長一會兒拿手機查“度娘”,一會兒找熟人問情況,,心思全撲在小人兒身上,。不知不覺中很多孩子就使用了不少藥品,。

然而,家長就一定是對的嗎,?

貴州省人民醫(yī)院副主任藥師張家興博士說:普通感冒大多數(shù)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,。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,無須借助抗病毒藥物治療也會自行好轉,,因此盲目或過度服用抗病毒藥物可明顯增加相關不良反應的發(fā)生幾率,。特別是兒童正處于生長發(fā)育期,身體各個器官的發(fā)育尚未成熟,,對藥物的耐受程度與成人不同,,其用藥的合理性及服藥方法亦有差異,意味著兒童不是“縮小”的成人,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指出,,兒童潛在用藥錯誤是成人的三倍或更高。2020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(jiān)測網(wǎng)絡收到的嚴重藥品不良反應/事件報告16.7萬份,,其中14歲以下兒童占總報告涉及患者人數(shù)的7.7%,。

2A686D9E[at]EECEEE47.AAE21662.jpg[dot]jpg

貴州省人民醫(yī)院副主任藥師張家興博士

目前上市藥物品種繁多,許多藥品宣傳廣告容易誤導家長,,經(jīng)常造成不合理用藥,甚至出現(xiàn)用藥后不良反應的情況屢見不鮮,。

如何正確指導患兒用藥,,避免踩坑,讓患兒承受最小的用藥風險,,獲得最大的療效,,張家興認為,這個話題值得持久關注,。正因如此,,專業(yè)藥師的指導在保證兒童合理用藥中顯得尤其重要。

bkp_F6FD5D05[at]ACB4BC1E.AAE21662.jpg[dot]jpg

張家興在學習

兩種常見退熱藥需根據(jù)年齡做選擇

發(fā)熱是兒童感冒的常見癥狀之一,,張家興告誡說,,發(fā)熱后是否需使用退熱藥要專業(yè)醫(yī)師進行判斷,盲目自行用藥不利于疾病的救治,。

對乙酰氨基酚(撲熱息痛)是兒童最常用的退熱藥,,一般口服或直腸給藥;另外一種是布洛芬制劑,,它與對乙酰氨基酚一樣,,不良反應較少,是兒童退熱的一線用藥,。

但需要指出的是,,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3個月以上的嬰幼兒,,布洛芬則適用于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。如果是3個月以下的嬰幼兒,,需到醫(yī)療機構在醫(yī)務人員的指導下使用退熱藥物,。

6E05D36B[at]F92FB019.AAE21662.jpg[dot]jpg

張家興在咨詢患者用藥情況

“感冒藥+退熱藥”的方案不可取

張家興發(fā)現(xiàn),部分家長在孩子服用感冒藥后又給退熱藥,,這種“感冒藥+退熱藥”方案,,他不推薦。

“大部分感冒藥是復方制劑含有退熱成分,,比如前文提到的對乙酰氨基酚,,如果沒有醫(yī)師或藥師指導,同時使用感冒藥加退熱藥,,就存在同一種藥物劑量疊加的問題,,可能釀成藥源性肝損傷或其他惡果。”

需要提醒家長的是:除了感冒藥和退熱藥不能同時服用之外,,2種以上的復方感冒制劑也是不能同時服用的,,因為這也會導致偽麻黃堿、鎮(zhèn)咳藥(如右美沙芬等),、抗組胺藥等成分的重復用藥,、超劑量用藥,不但不能縮短病程,,反而容易增加藥物不良反應,,是兒童用藥安全的重要隱患。

D9355E30[at]7FE7915B.AAE21662.jpg[dot]jpg

張家興

同時,,關于退熱藥使用次數(shù)也是關注的焦點,。

“家長可能會按照其他藥物的使用方法,如一天口服幾次,。實際上退熱藥是按需給予,,孩子沒有發(fā)熱到一定程度就無須再次給藥。”

感冒發(fā)燒一定要吃抗生素嗎,?

張家興指出,,抗生素只能用于細菌感染,而對于病毒感染治療無效,。由于感冒大多數(shù)由病毒感染引起,,所以對于絕大多數(shù)的普通感冒,患兒是不需要抗生素治療的,。

如已經(jīng)明確為細菌感染,,則需要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選擇正確的抗生素并保證足夠的用藥時間,將細菌徹底殺死,,避免耐藥細菌的產(chǎn)生,。

2697DF2E[at]42D90947.AAE21662.jpg[dot]jpg

張家興在講述抗生素與退燒藥的關系

“千萬不要認為使用抗生素越高級越好,,越貴越好。”張家興說,,如果診斷考慮為細菌感染,,需配合醫(yī)生進行相應標本(血、尿,、痰,、便)的采集,根據(jù)檢驗指標以及細菌敏感性檢查來明確病因,。

而針對不同細菌感染,,需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抗菌藥物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因此,,不管孩子的癥狀有多相似,,如果沒有醫(yī)生的建議,千萬不要重復使用以前用過的抗菌藥物或者自行購買抗菌藥物,。自作主張給孩子開藥的風險是:不僅不能治療好疾病,,反而導致細菌耐藥性增高,帶來后續(xù)治療中無藥可用,。

 

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丹

編輯 虞富文

編審 李中迪 廖波

 
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

天眼【都市聚焦】每位家長都應該知道,!省醫(yī)藥劑科專家提醒如何避免陷入兒童用藥誤區(qū)
 就醫(yī)須知 醫(yī)院位置
醫(yī)院微信公眾號(預約掛號)